全球新消息丨人心越静,福气越深(经典)
发布时间:2023-06-04 10:14:08 来源:个人图书馆-小桥流水1i79ra

有福的人,都是心很静的人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林清玄在《人间有味是清欢》中写道:

“以清净心看世界,以欢喜心过生活;以平常心生情味,以柔软心除挂碍。”

安静的生活,人才能从中感受到幸福,也才能真正享用当下,把握当下。

人最怕的,就是火急火燎地赶路,可最终匆匆忙忙抵达目的地了,却发现自己更加失望和痛苦。

与其生活得一片聒噪,不如回归沉默,保持心静,慢慢地体味到生活的本真,感受到幸福源泉迸发出来的自得、轻松和幸福。

沉默并不是空洞的,它充满了答案。你终究会发现,一个人越是心静,就越懂生活,福气也越深。

有心静,才有心境

有个小和尚向小和尚请教:“人活一生,控制什么最难?”

老和尚反问他:“你觉得呢?”

小和尚说:“是学会放下吗?”

老和尚微微一笑,摇头不语。

小和尚又说:“是不活在别人眼光里吗?”

老和尚还是温和地摇了摇头,最终小和尚继续追问了几个答案,老和尚都一一否决了。

最终,小和尚不问了,就等老和尚自己说。

老和尚只好答道:“人最难控制的,一直以来,是自己的心。”

深以为然,一个人,唯有学会如何跟自己的心相处,才能慢慢变好。

很多人之所以过得痛苦,就是因为不懂得如何跟自己独处。

其实,独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珍贵品质,就像是生命在虚无中涌现,比以前来得更加丰富、生动、充实。

因为当一个人真正做到了静得下心独处的时候,那么安静生活,以及单调的孤独感会刺激一些创造性思维出来,然后又可以让自己从中得到更加有深度的、有广度的思考。

说到底,一个人最好的思考,都在独处中完成。

就像《昭德新编》中有云:

“水静极则形象明,心静极则智慧生。”

水一旦静了,沉淀了,那么就可以看到清澈见底的东西。

而人心也一旦静下来了,便可滋生一些以往自己不曾有过的智慧生成和滋长。

拉姆·达斯:

“越是安静,就越能听到更多的声音。”

这些声音,不单单是发自内心最深处的,也是可以来自外界的。

心静,静心,才能慢慢地练就一种好的心境。

好的心境,我们才能真正触摸、欣赏、感受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心得、哲理和智慧。

有了心境,才会顺境

雍正皇帝居藩邸时整理过一本《悦心集》,里面有这么一段话:

“未识道而先居山者,但见其山,不见其道。

未居山而先识道者,但见其道,必忘其山。

见道志山者,人间亦寂也。见山忘道者,山中乃喧也。”

其中大意是说,外界再怎么喧闹、热闹,以及外界如何寂静以及安静,其实是和心灵毫不相干的。

就像孤独,不管是人群当中的孤独,还是独处时的孤独,它都只是关乎于自身的一种心理状态罢了。

孤独,不过是一个人发现自己不孤独的地方。

所以,打造出一种孤独的心境,在于可以让存藏在心底里的思绪、想法都可以变得井然有序。

当心灵的东西被摆放得整整齐齐,也整齐有序的时候,人不管遇到什么,或者做什么,起码已经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了。

最终,心安人,心有了一番境界之后,生活才会顺起来。

因为,之所以生活会过得不顺,说到底不过是人心不顺。

蒂姆伯·霍克爱克说:

“你无法平息风暴,所以停止尝试。你能做的是平静自己,风暴会过去的。”

总会有一些事情,以及一些无常,对于你、我、他而言,都是无可奈何,也是无法跨越的。

但是,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外面的因素,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,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心境。

到了那个时候,心宽了,心远了,心境了,自然就可以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从容、淡定、轻松、惬意。

人心越静,福气越深

漫漫人生之路,每个人都在马不停蹄地修行。

而一切的修心养性,都不过是从心开始,到心结束。

做人做事,人心越是安静,人生就越有福气。

就像古语有云:“高山不语,自成巍峨;寒月无言,自是高洁。”

沉默,孤独,都可以是心静所产生的巨大力量的源泉。

人活一世,要明白要想达到启迪的最深刻方式,便是通过安静心灵来铺陈。

也如同作家亦舒说过的那样:

“做人凡事要静,静静地来,静静地去,静静努力,静静收获,切忌喧哗。”

真正的心静,是灯火阑珊时的沉淀和克制,也是鸡零狗碎时的隐忍和坚守。

如此,当我们发现了心静的力量,感受到了心境的魅力的时候,自然也就会以一种更有效的、更有智慧的方式来获得特立独行,百折不挠,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之中。

然后,一半烟火,一半清欢,如此,一半清醒,一半释然,最后,人心越静,福气越深。

标签: